听新闻
放大镜
新媒体时代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创新初探
2018-08-06 11:12:00  来源: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手机、电脑、移动互助设备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深植于大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现代人生存的最重要的媒介,也为促进我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不断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检察机关为例,从利用新媒体继承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精髓和完善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形式两个方面,对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创新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新媒体新媒体时代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创新

  一、新媒体时代综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步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是指立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借助电脑、手机、互动式电视等载体传播互动式信息的媒体。与之相对应的是包含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形态的传统媒体。以新媒体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新媒体时代,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信息的丰富性与共享性。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版面限制,信息容量激增,其便捷的获取方式实现了信息的全球流动与共享。二是传播的开放性和时效性。依托数字技术,新媒体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用户常常能够在传统媒体还未察觉或做出反应前,就了解到相关信息,并予以关注、发表评论。三是时空的虚拟性与无限性。新媒体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构建起了消除年龄、身份、地位、信仰等差别并涵盖全球的网络体系,参与者凭借终端即可随心所欲的虚拟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尽享交友、娱乐、购物、学习之乐趣。四是交流的互动性与便捷性。新媒体突破了传统的信息垄断模式,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接受者和传播者,都能自主选择传播的内容、时间和方式,真正实现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的传播。由此看来,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正悄然改变着社会公众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深刻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我国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

  二、新媒体时代--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的创新契机

  “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意识的文化建设比自然发生的文化演变更容易发生文化创新现象。”作为检察文化的分支,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亦为如此。当下,以手机、电脑、移动互助设备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深植于大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其巨大的传播魅力感染着无数使用者,已经成为现代人生存的最重要的媒介,也为促进我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不断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新媒体时代为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创新增添新的载体

  长期以来,我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主要依靠报纸、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体,灵活性不足,而新媒体却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新媒体可以使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信息迅速传播、方便获取,提升信息传播效率,增强预防教育时效;新媒体可以运用多媒体形式传输融文字、图片、视频等于一体的信息,加上其互动化的交流方式,有效增强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教育吸引力。

  (二)新媒体时代为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创新增添新的内涵

  新媒体时代构建起一个资源丰富、形式多样、覆盖面广、传播便捷的多元化体系。新媒体可以“全天候、多角度、全方位”的传送社会最新信息,将大量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信息、典型案例、法律法规等内容存储其中,成为可供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利用的信息源,丰富有关文化建设内容;新媒体可以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实现不同地区、行业、甚至不同国家间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的相互借鉴,提升相关文化建设影响力和辐射力。

  (三)新媒体时代为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创新增添新的动力

  在新媒体时代,社会大众可以借助终端获取丰富的社会信息、参与信息交流,而不必局限于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浏览的内容和资料,变传统的被动灌输为自觉主动选择,有力提升自身的自我教育管理能力,这些都成为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创新的动力。要提升我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水平,就需要适应新媒体时代特征,充分运用新媒体教育传播媒介。

  三、新媒体时代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文化建设的创新需要建立在对原有文化精髓的传承之上。在探讨新媒体时代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时,我们首先要继承传统环境下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对其精髓予以传承发展;其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丰富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的承现载体,对其表现形式予以完善。

  (一)传统内容之维下的继承与发展

  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是我国检察机关预防部门和干警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能够体现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职业特点的理念、伦理、形象等成果的总和。其精髓集中体现于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的理念中,我们应运用新媒体信息的丰富性与共享性使之不断完善和发展。

  --坚守“社会化预防”理念

  “社会化预防”理念符合我国国情,即由党委牵头,纪检、检察、审计、公安、法院、宣传等职能部门组成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有关各部门,运用教育、经济、行政、法律等综合手段,减少乃至消除产生职务犯罪的各种机会,最大限度地减少职务犯罪现象。“社会化预防”要广泛依靠社会大众,走开放之路。

  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检察机关秉承“社会化预防”理念,依托《呼和浩特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先后与580多个单位建立了共同开展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工作关系,建立警示教育基地69个,形成了一个涉及机关、学校、企业、街道社区、乡镇农村的庞大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社会网络。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大众的法律意识,呼市院与成员单位于2013年共同编写《心有警钟时刻警醒》预防教育读本,面向全社会公开发行。

  --树立“全方位预防”理念

  “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是最高人民检察院预防厅2012年提出的拓展预防工作领域的举措,它明确了预防工作可以进入社会的每个层面和角落,“全方位预防”理念由此产生。“全方位预防”理念,要“接地气、顺民意”,走群众之路。

  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检察机关立足本地实际,将“五进”工作延伸为“六进”(增加“进党校”),以“贴近群众,联系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为工作定位,全面推进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创新发展。呼市土左旗院针对某公司公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流动性的工作性质,沿京藏高速公路呼包扩建改造项目进行法律巡讲,先后在6家施工单位、5家监理单位、1家执行办进行巡回法制讲授课,对工程全程进行跟踪预防。呼市院在市职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大讲堂”,把法律知识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努力做到生动、鲜活,易于群众接受和牢记。呼市和林县院、武川县院将职务犯罪预防课堂搬到农村、搬到农民家中,通过与村民拉家常的方式讲解法律,提高村干部、村民的法律意识。

  --践行“侦防一体化预防”理念

  “侦防一体化预防”理念是检察机关强化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工作有效衔接、协调配合,增强工作实效的有力举措,也是深化检察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其直接体现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推进职务犯罪侦查和预防一体化工作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侦防一体化预防”理念要检察机关各部门相互联系配合,实现惩防并举,走协作之路。

  内蒙古呼和浩特检察机关充分利用检察资源,建立健全侦防联动机制和协作程序,“侦防一体化”工作模式已经形成,其中尤以呼市清水河县院建立的“2+1+1”模式最代表。“2”即以该院在窑沟乡建立的检察室为一个长效平台,以1名副检察长任主任,反贪、反渎、预防等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流动检察室为一个巡回平台,两个平台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开展工作。“1”即一支检察信息联络员队伍,该院聘请113名乡村干部和群众担任检察信息联络员,以窑沟乡检察室和流动检察室为依托,形成检察自侦、预防等部门、检察室和检察信息联络员三位一体的县、乡、村三级便民网络。第二个“1”即建立一套具有清水河特色的农村检察工作制度体系,该体系包括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案件“五及时”制度、预防涉农职务犯罪制度、预防再次犯罪制度等,规范和保证检察机关各部门在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工作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相互协调。

  (二)现代内容之维下的探索与创新

  新媒体时代为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带来了全新的技术生态环境,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积极探索完善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新阵地,逐渐形成“立体预防”新格局。

  --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开放性与时效性,增强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亲和力

  “爱国奉献明礼守信,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类似的警示语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几乎随处可见。呼市新城区院通过新媒体技术,在公交汽车车载LED屏发布廉政警示语,使廉洁自律素养深入人心;在移动、联通短信平台定期、不定期推送廉洁宣传短信,让拒腐防变警钟长鸣;在本院网站设置廉政专属邮箱,为66个职务犯罪预防成员单位开通“网络共用平台”,创作廉政教育公益海报,发布和转载反腐案例、警示语录,高效推进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

  --利用新媒体时空的虚拟性与无限性,拓展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表现力

  “赛检预防”微信公众平台由呼市赛罕区院2014年3月推出,由于其有效利用了微信这一新媒体媒介,使得职务犯罪惩治与预防教育迅速进入“寻常百姓家”。“赛检预防”设有时事观察、警示案例和廉政漫画三个栏目。“时事观察”包括该院最新预防动态及全国各地贪污腐败、廉政建设时事新闻等内容;“警示案例”以检察机关最新查办的贪污贿赂案件的个案情况为主;“廉政漫画”由该院干警自己创作的带有警示寓意的廉政漫画构成。

  呼市托克托县院则利用新浪微博平台,建立了“托检预防”。该院指派专人负责微博的更新与维护,微博通过文字说明、网页链接、图片新闻等方式,发布最新刑事政策、司法制度、法律常识和社会热点等内容,并对公众的咨询问题、意见建议、反映情况及时予以回复,极大地提高了民众对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的认知度与参与度。目前,“托检预防”已经通过新浪微博加“V”认证。

  --利用新媒体交流的互动性与便捷性,提升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影响力

  呼市回民区院看准互联网授课这一新媒体形式,经多方协商联系,建立了党员网络课堂。该课堂由检察干警任讲师,全区党员为受众,以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案例、政策为内容,通过互联网络的远程在线实现了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互动教学。一经推出,便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对“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的探索,是呼市玉泉区院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该院通过计算机网络专门系统,对行贿犯罪信息进行分类录入、存储、管理,形成信息档案,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提供信息查询服务,从而实现对职务犯罪的惩治和预防,促进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的建设创新。

  结语

  “预防职务犯罪出生产力”,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创新意义深远。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检察机关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的方向和重点;要立足检察职能,为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使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建设永葆生机与活力。

  编辑:安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