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兵的办公室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检察院办公大楼一层的最西面,透过办公室窗户,就能看见正对面的控告申诉举报大厅。每天谁来了、谁走了,他都一目了然。有什么情况,也能迅速赶去处理。
从检15年,刘文兵先后待过5个部门,现在任银川市检察院控申处长已经三年多。在这个离群众最近的位子上,他付出了热情和忠诚,也播种了信任和希望。
“跨界”擦出新火花
42岁的刘文兵算是银川市检察院的“老资历”,却总称自己是“新兵”。2014年10月,在银川市检察院创建“全国文明接待室”和全区政法机关服务型窗口的关键时刻,刘文兵被调到了控申处任处长。这之前,他在反渎职侵权局工作。
“过去面对的是犯罪嫌疑人,工作紧张激烈,现在和群众打交道,平凡琐碎是基调。”刘文兵说,“感觉自己是‘跨界’,什么都得从头学”。
新岗位新挑战没有难住刘文兵,他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挨骂”。来控申处的群众,大都带着委屈和怨气,心结解不开,难免冲干警们发牢骚。就算干警耐着性子解释,也不顶事儿。这让刘文兵意识到,比起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声问候,案结事了才是群众最大的期盼。然而,控申工作涉及公诉、侦监、民行等各业务口的相关工作,仅靠控申干警,无法事事准确答复,有时还可能激化矛盾。
针对这个问题,刘文兵带领控申处,逐步探索建立办案工作与矛盾化解相结合的“大控申”格局,打破涉法涉诉信访由控申部门单挑的做法,把预防和处置涉检信访的责任分解到办案的各个部门,让真正了解案情的人参与到息诉工作中,及时准确回应群众关切。
2016年8月,因27张单据扣押未归还,周某提请国家赔偿未果,进而长年信访,依托“大控申”体系,经银川市检察机关两级控申部门协调,最终通过依法纠正瑕疵和司法救助妥善化解,得到当事人的认可。“大控申”这一做法也先后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批示,并在全区检察系统推广学习。
不能让群众丢了信任
“这案子是他们办的,再让他们复查,能公正吗?”在控申窗口接待时,刘文兵常会遇到群众这样质疑。
为保证案件复查不受干扰,也为留住群众的信任,2015年3月,在刘文兵和同事的努力下,银川市检察院印发了《刑事申诉案件异地审查实施办法(试行)》,在自治区率先探索刑事申诉案件异地审查机制。
2016年1月,雷某不服灵武市检察院不起诉决定进行刑事申诉,银川市检察院按照异地审查实施办法,及时将案件交给金凤区检察院异地审查。通过异地审查,办案检察官发现原不起诉决定对事实认定的表述中存在不严谨之处,有可能影响到当事人民事权利行使。银川市检察机关及时纠正,使得该起不服检察机关处理决定案件得以顺利化解。
三年来,银川市检察机关共有67件刑事申诉案件进行异地审查办理,社会反响良好。该机制还被宁夏自治区检察院、最高检肯定和转发,并获得银川市2015年创新工作成果。
为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便于矛盾化解,提升检察人员对涉检信访的重视程度,刘文兵还牵头在院机关建立了检察长接待、部门负责人接待、青年干警轮岗接访等制度,让每个办案人员通过亲身接访,从源头上树起规范意识。
离群众更近一步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就能提前预约接访或了解案件进度。”为来访者递上印有“银川检察”二维码的小卡片,已经成为刘文兵接访的习惯。
如何借助“智慧检务”和“12309检察服务平台”建设,拉近服务距离,为来访者提供更便利的服务,是他目前最操心的事。
刘文兵带领控申干警着力打造服务型窗口建设,积极完善控告申诉举报大厅硬件设施,为来访者营造舒适环境,并通过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服务接访水平。
他以宁夏检察机关引入控申工作信息管理系统为契机,打造了集控告、举报、申诉、投诉、咨询、查询、受案于一体的综合性受理平台。来访者通过扫描身份信息、填写接访记录、上传来访材料等流程,建立电子化档案,即可实现刑事申诉案件全市检察机关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答复。同时组织人员制定各类案件受理清单,对于需要提交的材料清单一目了然,减少群众递交材料不全而跑冤枉路的情形。
刘文兵还将控申接访预约、案件进度查询等服务搬上银川检察微信、微博,打通控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刘处一琢磨,肯定就有新工作。”控申处的干警经常开玩笑说。
也正因如此,控申处的工作总出新成绩。2015年以来,该处先后被评为“银川市政法机关服务型窗口建设优秀窗口”、“全国政法机关服务型窗口建设先进单位”、“全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等,并荣立集体三等功两次。刘文兵也先后被评为全市“窗口建设先进个人”、“信访督办先进个人”、2017年度宁夏“百名法治模范”。
“控申窗口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守住这个地方,就守住了群众的信任。”刘文兵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