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以构建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为抓手,按照“四抓四落实”工作要求,制定《新桥街道商务楼宇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全力推动辖区内商务楼宇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做好商务楼宇内涉众型经济纠纷和各类违法犯罪案件防范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抓主体 落实责任
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新桥街道明确各楼宇业主的责任主体地位,同时要求各商务楼宇业主积极主动履行维稳综治和安全生产责任,切实做好相关工作。
新桥街道按照政府主导原则,明确社区管理的主体责任,构建由“社区综治中心牵头,社区民警、网格员、整治队员、楼宇物管”共同参与的“1+4”工作体系,要求社区与业主、业主与物业、物业与公司层层签订责任状,形成公安、网格、社区等专业队伍和社会力量齐参与的共建共治的新格局。
通过开展信息摸排、接访维稳、矛盾调解、综合服务等工作,目前辖区26栋商务楼宇都已签订了责任书,按照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街道明确了楼宇内各企业的主体责任,要求各相关企业在安全生产和内部安保问题上负责。
抓日常 落实监管
新桥街道狠抓工作落实,将商务楼宇纳入网格常态化巡查检查,按照“周+月”的工作模式,由网格员每周走访摸排各商务楼宇单位和员工基本情况,从企业经营状况、经营性质入手,按照“一栋一册”要求建立健全工作台账,提高掌握楼宇人员、单位情况的精确度。同时,社区民警每月对楼宇人防、物防、技防和消防设施作专项检查,指导开展治安、消防防范和查处传销、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定期组织召开案情通报会。
为了与业主及时在线沟通,街道管理部门通过建立各商务楼业主工作微信群,及时在群里发布有关信息通知,让广大业主随时掌握楼宇内相关情况,方便工作开展。
街道还在楼宇内设立综治工作室。工作室内各种规章制度上墙,既方便员工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也方便管理部门对业主、物业和企业从业人员的监督。
抓防范 落实整治
严把“准入关”,防止问题企业入驻。对涉及健康、养生、理财等领域的商事主体,由公安、市监、网格等部门严格把好准入关,杜绝问题企业入驻。对涉及网络经营的,严格审查其报批资料,杜绝伪科学经济组织、网络电信诈骗组织入驻。
严把“监督关”,挤压问题企业空间。2016年底,新桥街道成立以后,街道有关部门发现商务楼宇非常适合涉众型经济犯罪藏身,为此,街道积极开展排查,并将“善心汇”“中华孝道园”等问题企业及时整治清出。街道综治办牵头分析研判所排查的商事信息,一经发现存有欺诈行为或非正常业务往来,立即报送公安机关、市场监管部门处理。
今年以来,街道已对10家公司进行重点监管,对5家问题公司及时采取关停措施。
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今年以来,新桥街道每月开展一次商务楼宇集中整治行动,排查商务楼宇24栋、排查企业2293家次,现场整治隐患64处。目前派发反恐防邪、禁毒防骗等各类宣传资料近5000份。
依托楼栋长之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各社区成立的楼栋长之家,分批组织楼宇内从业人员尤其是新入职人员到各社区楼栋长之家,集中观看安全宣传短片,提高安全意识,防范各种安全生产事故。引导企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到楼栋长服务点处理矛盾纠纷,使有关单位及早介入化解。
抓诚信 落实管理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开放查询权限或定期提供台账等形式,向网格综管中心共享辖区商务楼宇单位商事信息,做到随时掌控。网格员走访商务楼宇采集、核查法人信息后,通过网格化智慧平台进行共享反馈,各成员单位做到“信息互通、成果共享”,形成工作合力。
开展诚信楼宇评比活动。街道社会建设部门按照诚信商场的建设模式,对24家在册的商务楼宇开展诚信评比活动,对没有发生有影响的劳资纠纷、安全生产事故、刑事治安案件和遭到投诉的商务楼宇颁发诚信商务楼宇牌匾。
建立“黑名单”制度。将商务楼宇业主、物业公司、企业、法人、使用人信用纳入诚信体系建设,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联合奖惩机制,对严重违法违规受到处罚、存在重大隐患久拖不改的单位和个人,列入“黑名单”,通过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通报给相关部门,并分档次对失信企业或个人进行惩戒,起到“惩罚一个,影响一片”的警示效果。
(姚定军 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