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以古典文心铸时代精神
2018-06-22 16:57:00  来源:央纪委监察委网站

  顾随主讲、叶嘉莹记录的《中国古典文心》,议论汪洋恣肆,行文笔走龙蛇,充分展示了文史大家渊博的国学知识、高超的学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经史子集汗牛充栋。顾随从中选取《论语》、《文赋》和《文选》作为“中国古典文心”的代表,可谓用心良苦、匠心独到。在讲授这三本书的基础上,他还引用了海量古典文献,剖析了历代作家名流,字字珠玑,句句干货。通过《中国古典文心》,我们不仅要力图对传统国学窥见堂奥,还应当从中汲取精华,铸就自强、自信、自省的时代精神。

  读《论语》,我们读到了自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春秋“礼坏乐崩”的乱世中,“知其不可而为之”,一面砥砺操守,一面积极入世,冀望造就一个太平盛世。顾随在讲《论语》时,语重心长地说:“有操守固然好,而更要紧的是有作为。”《史记》记载,孔子五十一岁开始从政,担任中都宰仅一年,“四方皆则之”。他被提拔为大司寇、代理国政后仅三月,“涂不拾遗”。《中国古典文心》深刻总结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内外兼修、自强不息的战斗精神,激励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矢志不渝。

  赏《文赋》,我们坚定了自信。作为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赋》文风比较晦涩。为讲好这部作品,顾随从5个方面阐幽抉微,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读书、作文、做人,不可不知惭愧,但还得自信。”这种自信的来源,就是《文赋》中的“练世情之常尤,识前修之所淑”。熟知世情常有的过错,见识前贤修行的美善,以前人数千年文明之经验教训滋养自身。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从前人的嘉言善行中坚定文化自信,正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学《文选》,我们懂得了自省。《昭明文选》收录诗文700余篇,顾随以其中10篇提纲挈领,展示了文学批评大师的缜密思维。在《报孙会宗书》一讲中,他分析了杨恽自取其祸的思想根源,认为“我们应当通人情、知人心”。“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多自省、少抱怨、通人情、知人心,是我们各项事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实基础。

  顾随在第四卷“文话”中,强调“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脱离生活,要向生活学习”。我们今天读书、思考、实践,都必须立足客观现实,以问题为导向,经世致用,将内在的收获转化为外在的行动。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继承历代哲人名家治学、修身、济世的古典文心。(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纪委监委 陈川|责任编辑 郭力萌)

  编辑:安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