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资源县检察院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一生猪养殖场长期非法排污,严重污染环境,多次向环保部门反映问题无果。该院到现场调查发现,该养殖场未经任何处理,直接向道路和溪流排放养殖废水,现场污水横流,严重影响周边群众正常生活。
进一步了解得知,该养殖场属于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县有200多名贫困户加入,县环保局曾责令整改,但该合作社并未落实到位。
如果简单采取关停整改等强制性措施,是可以解决污染环境问题,但存栏的3000余头生猪如何处理?合作社无法正常运营,投入的贫困户产业扶贫资金怎么办?办案检察官意识到该案若处理不当很可能就毁掉了一个正在发展的民营企业,也可能会影响全县的脱贫攻坚。但如果不整改,环境污染问题不解决,周边群众愈发不满,激化矛盾又如何处理?
该院进行了案件风险评估和预判,决定在保障合作社健康发展运营的同时,尽快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该院向县环保局发出督促整改检察建议,多次与环保部门沟通协调。检察长亲自到实地查看,对合作社在整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帮助。
在整改期间,该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因涉嫌几年前的一桩故意伤害案被羁押。鉴于其系从犯,犯罪情节轻微,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合作社的实际情况,该院对其作出不起诉处理。因环保设施资金投入、工程量较大,在短期内完工并投入使用确实存在一定困难,办案组多次与周边群众沟通,耐心做好安抚解释工作,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环保设施建成后,针对运营电力不足问题,该院主动与水利电业部门沟通,帮助合作社架设一条电力高压线,解决后顾之忧。
该案从检察机关介入到问题得以实际解决,历时近一年。群众心中的“愁云”终于被驱散了。
(谢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