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检察工作推进会——第一检察部】明确目标 提质增效 喜迎二十大 岗位建新功
2022-09-20 09:36:00  来源:徐州市沛县人民检察院

  一、主要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第一检察部在院党组的坚强、正确领导下,紧扣院党组决策部署,锚定争创一流、争做排头的目标,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转变司法办案理念。转变“构罪即捕、构罪即诉”的陈旧办案理念,坚决贯彻落实最高检少捕慎诉慎押司法理念,目前提请审查逮捕案件与去年同期相比,逮捕率下降11.98%、认罪认罚不起诉率19.42%、诉前羁押率下降5.65%,均居全市前列,羁押必要性审查提出率、采纳率均位居全市第一。当然,少捕慎诉慎押工作开展要紧跟上级检察机关指示精神,坚决不搞指标化,不搞一刀切,充分考虑宽与严的辩证关系,力求办案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是持续做强“两项监督”。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制定《公安机关侦查证据指引120条》引导、指导公安机关办案,刑事案件成案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32.13%,有效压降了案件比。围绕侦查监督事项,依托侦协办发现两项监督线索60余条,有效拓展监督线索来源,当前纠正漏捕、漏诉、监督立案、监督撤案、发出书面纠正违法等各项监督数据均位于全市第一方阵,实现了监督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出台《关于健全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的实施办法,以规范化、制度化开展侦查监督工作,相关做法获最高检批示、转发。

  三是以机制引领规范化办案。细化提前介入机制,制定《职权介入通知书》《提前介入邀请函》《派员介入登记表》,通过“一书、一函、一表”,明确介入案件的范围和程序路径,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建立案件会商机制,针对传统案件提捕多、逮捕多的现状,牵头制定《关于严格把关常见罪名不提捕案件范围的实施意见》,特别是对故意伤害类案件,明确规定原则上不提捕,多方促成“刑事和解”,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营造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针对当前“两卡”犯罪高发态势,牵头制定《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会议纪要》,明确该类证据规格的适用情形,对办案实践起到精准指导作用。

  四是强化案例意识,打造优质检察案例产品。筑牢案件质量是生命线、案例工作是检验案件质量的晴雨表。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加强与办公室、研究室信息沟通、相互配合,在办案中发掘、凝练亮点,实现案件办理与案例培育的双轮驱动,今年以来,第一检察部1篇案例入选全国十大优秀侦查活动监督案例并确定为指导性案例备选,1篇评为全国检察机关精品刑事抗诉案件,2篇案例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事)例,5篇案例被推荐至最高检参评全国典型案例,4篇案例被推荐至省院,2篇案例作为今年省院新闻发布会案例对社会公开发布。

  二、存在的问题不足

  目前,一部存在的问题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有的指标尚为落后项,需要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二是部分重点任务推进不理想,如抗诉案件还未达到既定目标,需要强化细节落实、提升此项工作梳理排查能力;三是检察贡献度不够突出,精品典型案件、工作情况采用和批示等数量仍未达到理想水平;四是队伍专业化水平还不够理想,部分干警对大要案和疑难复杂案件的把握能力不够,高精尖的专业人才不多,队伍建设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院党组提出“百日攻坚”的计划后,第一检察部及时召开部门会议、数据分析会等,谋划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途径及直面存在问题、解决措施。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四个方面发力提升。

  (一)司法办案方面。进一步杜绝无罪、撤回、减少罪名等负面指标;进一步充分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诉前过滤作用,不断加强轮值班制度贯彻落实,防止存疑案件过多流入检察环节;进一步确保核心考核数据保持前三,领导关注的非考核指标位居全市中上游;进一步聚焦数据的短板和不足,提高干警履职能力和水平,以业绩考评压紧压实办案责任,持续提升办案工作质效。

  (二)抗诉线索方面。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及办案人员切实承担该项工作的责任,千方百计抓落实,坚决完成抗诉任务。

  (三)精品案例方面。切实增强典型案例意识,定期组织精品案例评选活动,将发现、培育精品案例贯穿于办案全过程,争取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例。

  (四)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对照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强拔尖人才培育,力争在今年徐州市十佳公诉人竞赛上有新突破,充分调度部门人员学习积极性,提升人员的法学理论功底、释法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临场应变能力等,切实提升部门办案人员文书高质量制作能力,出庭公诉能力。

  编辑:安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