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政体制改革过渡期背景下,如何更好的依法办理涉盐类刑事案件,近日,沛县院“侦监小课堂”第四讲开课,专门邀请了沛县盐务部门的负责人前来授课。
该部门负责人从工业盐的鉴定标准、社会危害、工业盐和食盐的区分讲起,详细介绍了沛县地区工业盐冒充食用盐案件移交办理概况。在谈到盐业体制改革时,特别提到当前盐政体制改革是在食盐专营体制下的改革,改革只是对食盐的价格、食盐的流通领域、食盐的运输环节等方面进行的完善,但食盐专营制度一直没有改变。同时指出沛县地区系高水碘地区应供应无碘盐,下一步将紧紧依托“两法衔接”机制,在沛县地区开展规范含碘食盐专项整治,确保群众用盐安全。
互动环节中,该部门负责人还详细讲解了媒体报导的“脚臭盐”形成过程,传授了如何区分合格食盐和不合格食盐的相关技巧。
通过授课,大家受益匪浅,不仅弥补了对专业知识的局限性,拓宽的对案件事实的认知能力。而且为今后依法打击涉盐类案件建立协同办案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