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个问题人人追问。许多人问过就问过了,依然不是沉迷在牌桌上,就是消磨在酒杯里;不是迷失在游戏里,就是醉倒在酒精里。按照常理,知道自省了,就能苏醒过来。要是这样,一转身,或许就是一个朗朗的晴空。可是,他们没有,他们就是离不开这样的生活。即便你对着他们振聋发聩地呐喊,他们也只是睁一下眼,就又迷糊了。
他们是不明白后果吗?否。他们知道这样的生活如同行尸走肉,但这个知道,并不能代表他就有勇气结束这样空虚无聊的生活,从那可怕的泥淖中拔出脚来——没有了激情和自信,养成了怠惰懒散,无所用心。于是,他们习惯了这样日复一日地麻醉,日复一日地虚耗。
一个人不知道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鸟儿知道飞翔,鱼儿知道游泳,老虎知道追逐……连动物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我们活着,就应该有人生的理想,就应该珍爱我们的生命,就应该担起应有的责任,就应该在世上留下点什么。
就像席慕容在《贝壳》里说的那样:“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得一丝不苟呢?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一个人连这一点理想都没有,那么它就会陷进无边的空虚里,牺牲大好的时光,葬送他能创造的明媚。这是一件多么让人痛心而难过的事啊。
一个人轻掷时光的原因,除了他自身,还和周围的环境密不可分。虽然我们说做人要“出淤泥而不染”,但是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存在,真正能做到的并不多。因此,当你不能从恶劣的环境中挺立起来的时候,就要敢于从此抽离出去。
或许开始,我们不能适应,但只要找准方向,不放弃跋涉寻找,人生就会变得充实、丰富和智慧。胡适当年在上海因在新公学失业,家里又闹着分家产,他的生活一团糟——喝酒打牌,整天醉生梦死。直到酒醉向巡捕寻衅被关,他才清醒过来,离开上海去美国留学。这一去,成就了他的非凡人生。
因此,他在《我们能做什么》里把易卜生的一句话转赠给了悲观苦闷的年轻人:“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不紧跟时间的脚步奔跑,生活就始终是灰色的,生命也没有多少张力,甚至连你的心都被乌云压着,透不出气来。这样一种状态,谁也不想拥有。要知道,身在危崖,癫癫狂狂,稍不留心,就有坠入万丈深渊的危险。你还没有危机感吗?
想一想曾有的梦想,想一想肩头的责任,想一想要关爱的人,就会知道还有许多事要你去做,而能支配的时间其实不多。有了这样的意识,你就会努力摆脱荒唐的生活,学会规划,学会思考,学会行动,学会坚持,学会去过明亮崭新的生活。
沉睡的雄狮醒了,潜力就会爆发,人生也会在追求极致中绽放光华。巴雷尼因病致残,行动不便,对人生几近绝望,几度自杀。妈妈不断地鼓励他:“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于是,他选择了面对,用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并最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每个人都有梦想,成功也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我们相信自己,不放弃追求,人生就能在奔跑中熠熠发光。即使短时间内没有什么作为,也没有必要沮丧,正视当前的现实,目光放长远些,那么失败的痛苦终将会被你磨砺成闪光的珍珠。因为,失败和成功一样,都是人生一笔不可或缺的财富。
时间有脚,它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只要你用心于时间,像钉子一样钻进去,不回头,那么,你就会成为时间的主宰,获得由心而生的永恒的快乐,无边的幸福。(章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