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李初元:“遗金五钱,敝袜一双”廉感朝野
2018-07-06 14:45:00  来源:

图为李初元生活过的云风书院

   四川省营山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罗伟说——  

  学习李初元精神,打造有地方特色的检察文化,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重视氛围,文化育心。用理念引导、环境浸润、载体渗透等多种方式,形成“洁身自爱、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春风化雨树廉心。二是重视舆论,纠查苗头。注重舆论引导,成立新媒体工作室,加大廉政建设的宣传力度,有效维护和提升司法公信力;提高对网络舆论的研判和应对能力,牢牢把握网络宣传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三是重视形象,乐受监督。练好内功,自强形象,培育监督者更要主动接受监督的理念;下基层,走村落,到群众身边去了解实情,征求群众意见,关注群众期待。

  四川营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享“科第仕宦,甲于蜀都”之美誉。古贤臣李初元就是一位清廉耿介、聪慧而有卓识的官员,他像一面镜子鉴照营山为官者之廉腐。  

  李初元,营山县小桥镇白岩寨人,明朝嘉靖二十三年甲辰(1544)科进士,后历官河南道监察御史。《四川通志》载其“廉介英敏,以报国泽民为志”。他的故事“廉感朝野”至今是营山人的美谈。  

  “汴院抚台二司启视箧,惟遗金五钱,敝袜一双,莫不嘉奖叹息,厚为赙敛,自亲王以下,各制哀词而泣悼焉,此盛德足以感人至深者也。”(《四川通志》)工商业较历朝发达的嘉靖时期,整个社会奢靡之风盛行。而明朝官员的俸禄与历朝相比又是最低,一个正七品的监察御史,每月只有7.5石粮食,而朝廷却只发放部分禄米,所以明朝那些廉洁的官员都过着比较艰辛的生活。李初元作为权大威重的监察御史,要想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一己之私利,那是极其容易的事,但他没有这样做,胸中那颗关心民众疾苦的心,让他远离了贪腐,坚守着自己的一方净土。后李初元在任上离世,死后清点其财产,仅“遗金五钱,敝袜一双”,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李初元能保持住自己的廉洁操守,是需要坚强意志的。正因如此,他的这种廉洁奉公品格,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尊敬,上自朝廷,下至百姓,没有不赞叹的,大家自动捐助钱物为李初元厚办丧事,朝内亲王以下的各级官吏都亲自撰写悼念李初元的文章,无不哭泣着祭奠这位逝去的清廉御史,故人们至今谈论李初元的廉洁故事,因而有了“廉感朝野”一说。  

  近年来,营山县一直挖掘李初元等清官故事和营山廉政文化史迹,编写了《李初元醒世集》《营山县革命先烈的红色故事》《百廉人物故事》等书籍,发送到各级各部门和各廉政书屋,不断增强党员干部自律、自省、自警、自重意识。营山县检察院一直以古贤臣李初元的廉洁精神为指引,打造有地方特色的检察文化,将李初元廉洁精神打造成为检察干警熏陶心灵、锻造品质、塑造检魂的重要阵地。  

  (正义网通讯员石小锋 冯林驩 记者刘德华)

  编辑:安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