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朋友凑钱为他办了丧事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林静说——
图为坐落于当地海瑞墓内的海瑞雕像
海瑞一生为官清廉、痛恨贪官污吏,他为民请命平反冤狱,刚正不阿惩办权奸。正因如此,即使他曾罢官归隐,身后也几乎没留下一财一物,却在民间留下了“南包公”“海青天”的传世美名,他的事迹至今被后人传唱。我们身为国家公职人员,尤其是身肩司法担当的检察干警,更要学习海瑞廉洁为民,不畏权贵的崇高精神,时时以法律为准绳,积极为民请命,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大力惩奸除恶,特别是在实施司法体制改革的当下,更要拿出海瑞精神,勇于探索,迎难而上,把追求公平正义始终放在执法办案的首位,努力为法治建设提供新的动力。
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人,38年仕途中经历过明朝四任皇帝,为官时为百姓造福的事迹不胜枚举。性情耿直的海瑞得罪了不少官员,屡屡被人陷害,曾对官场失望罢官归隐,后被重新启用委以重任,后在任上因病去世。明万历十七年,皇帝派人专程到海南监督修建了海瑞墓,至今仍保存于海口市西郊滨涯村,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瑞在40岁时被派到福建延平府南平县一个学校当老师。他教学生要不卑不亢,读书人要有读书人的尊严,不该见到官员就下跪。有一次朝廷御史来学校视察,其他教师都跪在地上,唯独海瑞长揖行礼说:“御史所在的衙门当行部属礼仪,这个学堂,是老师教学生的地方,不应屈身行礼。”一时被传为佳话。
明世宗朱厚熜晚年沉迷于祈福,懈怠政务,专宠谗言小人,排斥忠臣诤言。为此,身为户部云南司主事的海瑞写了《治安疏》,痛陈当下不正之风,提出要恢复朝纲、重整朝政。明知会惹圣怒的海瑞提前与妻儿诀别,带着准备好的棺材在大殿门口陈奏,令皇帝勃然大怒,并将他打入大牢。还好明世宗很快驾崩,儿子明穆宗继位后,将海瑞赦免出狱,并任用他专掌皇帝玉玺和印鉴。
海瑞56岁任应天巡抚时,在一宗案件中惩治了一品官员的二公子徐瑛和包庇他的县令王明友,并借机限制地方兼并土地,触怒了大官僚。他们联合向皇帝诬陷海瑞鱼肉乡绅,排除异己,触怒了皇帝。海瑞不畏强权,毅然交出官印,在皇帝诏书到达前斩了徐瑛和王明友。百姓们听说海瑞辞官,纷纷在路边痛哭送行,家家户户还绘制海瑞画像用来瞻仰。
明神宗朱翊钧向来钦佩海瑞的品格才略,其登基后重新启用海瑞,任命其为南京右都御史。已年逾古稀的海瑞依然坚持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深受百姓爱戴。
上任3年后,海瑞病逝于任上,享年73岁。海瑞一生清贫,身后不留分文,朋友凑钱为他办了丧事,海瑞的灵柩用船运回家乡时,百姓穿上白色衣帽站满两岸,恸哭之声百里不绝。海瑞的英名代代相传,时至今日仍然是人们口中清廉、刚正、不屈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