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天刚蒙蒙亮,海南省三亚市城郊检察院派驻崖城检察室副主任苏经纶,便驱车来到离市区45公里外的崖城检察室。早上8点,一到办公室,他就马上召集检察干警开会,讨论派员监督社区矫正人员集中学习及劳动事宜。
9点左右,14名社区矫正人员在三亚市崖州区司法局副局长张凯钧组织下,陆续来到检察室门口的“社区矫正农场”菜园开始劳动。“按照要求,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和劳动时间应不少于8小时,以前没有劳动场所,社区矫正人员不能参加劳动,现在检察室为我们提供了这块地作为社区矫正农场,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张凯钧告诉记者。
创新监督方式、延伸工作触角、切实帮扶矫正对象,是三亚市城郊检察院社区矫正工作的一大亮点。为解决社区矫正人员长期没有劳动场所的难题,在苏经纶的提议下,检察室把门口7亩多的空置地作为社区矫正农场,种上了蔬菜瓜果,让社区矫正人员边学习、边劳动、边接受改造,切实推进社区矫正检察工作的开展。
“检察室和司法部门的工作人员真心实意地对我们进行帮教,我们没有理由不积极参加法治教育和义务劳动。”社区矫正人员韦某这样说,“以前每次来上完法治教育课就回家,现在不但能参加劳动,还能在劳动中学习了一些瓜菜种植管理技术。检察官们给我们讲法治,还讲做人的道理,鼓励我们好好改造,早日回归社会,服务社会,对我们学习改造帮助很大”。
“一定要注意社区矫正人员的动态监督,防止出现脱管漏管问题,对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化解。”在劳动现场,苏经纶介绍说,针对社区矫正活动中可能出现的违法问题和重大事件,该院每年进行两次专项检察活动,同时注重全面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合,书面审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推进规范化管理,完善内部外部工作机制,构建社区、村、乡镇三级全面参与监督的格局,形成了纵向到底,横行到边的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网络。
检察室干警小刘接过话茬儿说:“社区矫正农场设立在这里,既为司法部门解决了社区矫正人员的劳动场地问题,也为检察室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便捷。下一步我们还将把这里打造成为社区矫正人员的警示教育基地,开展思想教育、法治教育等活动,真正实现‘零距离’帮矫,提升社区矫正质量。”
(本报记者李轩甫通讯员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