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用这抹检察蓝 守护最美芳华
2018-05-02 10:03:00  来源:

  30年,足以让一颗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30年,足以让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在蹒跚中已经成长了30年。从最初办案的无所适从,到如今拥有明晰的工作理念、规范的办案流程、完整的法律体系。未检工作,在艰难困苦中送去温情与欢笑,在和风细雨中散播真情与汗水,让这抹“检察蓝”成为了守护青少年最美芳华的保护色。 

  我还记得,初到未检时见过的那个犯错的少年。人间四月天正放肆的散发着它独有的魅力,窗外阳光正好。看守所护栏网对面的少年却低沉着灰蒙蒙的脸,像要低到尘埃里。原来,读初三的小乐因一时冲动将长期欺负他的同学小海捅成重伤。从看守所出来,我们直奔小乐的学校,通过老师和同学们了解到小乐一直是个本分孩子,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是班里的三好学生,从没有劣迹。我们又找到了小乐的家,小乐的父母也是老实人,愿意尽全力赔偿受害人,只求对方谅解。但 “谅解”二字,要实现,不容易。那是我们记忆中最艰难的沟通。受害人家境优渥,娇生惯养,他的母亲态度十分强硬且拒绝接受赔偿,面对苦口婆心的我们,甚至出言不逊:“你们检察官这么积极地帮罪犯说好话,是不是收了人家的好处?告诉你,我不缺钱,我就是要把捅伤我儿子的人送进监狱!”面对那一扇似乎永远不会打开的门,我们用尽了力气。电话被挂断,就发微信,把小乐的道歉信、三好学生的奖状拍了照片发过去。把小乐父母的赔偿意愿详细转达过去。对方从开始的恶语相回,到后来的置之不理。连小乐的父母都绝望了。同事劝我们,你们尽力了,就算了吧,可这关系到一个孩子的一生,怎么能算了呢。在那个初夏的晚上,我们下了班,顾不上吃饭,又来到受害人家,受害人的母亲远远看见我们来了,“砰”地关上了门。我们只能在屋檐下隔着门对她说:我们理解你心疼自己的孩子,想给孩子出气。可你想过没有,谁都年轻过,有过冲动的时候。你孩子的伤可以治疗,小乐的妈妈说了,借债也要给孩子治好伤。小乐是犯了罪,可是如果你们不给他机会,他的一辈子就毁了。都是母亲,相信你也不忍心看见这样的结果。”我们动情地劝说着,一阵凉意袭来,才发觉,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下起雨把半边衣服都湿透了。当我们还想再说什么时,那扇紧闭着的门终于缓缓打开了……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后,我院对小乐从轻处理并启动了附条件不起诉程序。经过半年的监督考察,小乐因表现良好,最终被我院不起诉。重返校园的小乐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给我们的汇报信里写道:“检察官阿姨,谢谢你们给我的第二次生命,我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此时,作为未检人的自豪感与成就感油然而生! 

  未检之路,任重道远,但一想到东方欲晓、光明在前,便心生向往,无所畏惧!2018年,我们正在春天重新启航,以梦为马,砥砺前行,无问西东,只为芳华! 

  编辑:安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