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大学学的是法律专业,也一直爱看辩论赛,但天生笨嘴拙舌的我从来就对参加辩论赛敬而远之。坐在台下,看着选手们落落大方侃侃而谈,妙语连珠舌灿莲花,心中涌起的也只有钦佩之情,而非上台一试的冲动。因此,当3月中旬得知自己被派去参加区里的辩论赛时,我的内心是茫然的。如何破题,如何找点,如何搭建结构,所有的辩论技巧,几乎一无所知。没办法,硬着头皮上吧。
看完第一场的题目 “正其义不谋其利还是正其义当谋其利”之后,发现连题目都看不懂的我对自己的智商深感担忧。但是过了一个周末和队友们再碰头,才发现我需要担忧的远不止智商。队长张鋆搜集并看完了几十篇相关的哲学论文,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天才也都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努力着。那么作为普通人,更要加倍努力。
经过将近两周的准备,4月1日,我们四人信心满满上场对阵法院,却铩羽而归。这一仗彻底暴露出我们团队的诸多问题,节奏掌握不准、团队配合不行、临场反应不佳、气场不强,失败的阴云笼罩着我们每一个人。
幸运地是,因为总分在小组内与西林街道并列第二,我们依然晋级到下一轮。第二场比赛的准备时间只有七天,还要面对第一场暴露出的诸多问题,要怎么比,我无声问着自己,却找不到答案。
在某个加完班疲惫不堪的深夜,行驶在空旷的回家路上,CD机忽然响起灌篮高手的片头曲,那极具画面感的的熟悉旋律、热烈的欢呼声,召唤出记忆深处的关于青春、热血和梦想的情绪,整个人就在那一刹那,满血复活。
既然来了,就拼一把吧。
分析辩题,确定辩点,分好层次,雕琢语句。一道道梳理问题,一个个设计包袱,一次次模拟问答,一遍遍调整语气。磨个性,打配合,从上班到下班;掐时间,练手势,从下班到上班。既然不是天才,那就学习神宗一郎,拼命练习三分球吧。
奇迹出现了。第二场九进四的比赛,我们和对手城管局打平,总分并列第一,挺进半决赛。关于那场比赛我的印象早已模糊,只记得友人用了一个词形容——“涅槃”。
半决赛,我们战胜了曾经平分的西林街道,挺进决赛。
决赛,我们惜败城管局。
有人问过井上大神,为什么灌篮高手的结局不是湘北称霸全国,井上回答,因为青春是不完美的,总会留下遗憾。一个月四场比赛,安排过密的赛制到后期完全是对体能的严峻考验,但也正是如此,凭借着意志挺过来的我们,回看那个四月,可以记起每个燃的刹那,可以笑着说:虽留遗憾,不枉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