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丁俊丽
2013年,王某经朋友介绍认识张某,便以做生意为由向张某借款6次共计15万元,基于信任,双方只简单写了借条,但没有注明还款时间。后来张某多次催要,王某均置之不理,无奈之下张某便将其诉至法院。
2016年10月,经法院判决,王某应偿还张某全部欠款15万元及相应利息。然而,王某依然置之不理,张某随即向河南省伊川县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转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赵孟欣按照法定程序给被执行人王某送达执行法律文书,对被执行人王某的财产进行网上和实地查询,发现王某除了名下一辆20万元的轿车外,没有其他任何财产。按照法定程序,赵孟欣立即对被执行人的车辆进行查封,但是因为没有找到车辆,未能将该车辆扣押。因多次寻找未果,赵孟欣遂将王某依法列为执行临控人员,并将相关信息提供给公安机关。
7月17日上午,赵孟欣接到公安局电话通知,在某高速收费路口拦截到王某的车辆。为保证案件顺利执结,赵孟欣联系4名同事前往现场对涉案车辆实施扣押,王某察觉执行干警到达现场,便强行将自己的车停在正在行驶的大货车前,以此来阻碍执法。王某随后还拔下自己的车钥匙,一把扔进了附近的绿化带里。
面对被执行人的嚣张气焰,执行干警在高速交警的协助下顺利将王某制服,并将车辆扣押。回到法院,执行法官对王某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告知其不履行法律义务应当承担的严重法律责任。对于此案,赵孟欣明确表示将会按照法定程序对车辆进行拍卖,拍卖款项用于清偿债务。经一番耐心的劝导后,王某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荒唐性,主动向法官道歉,并表示愿意还款。最后,在执行法官的主持下,被执行人王某当天拿来5万元,剩余款项双方达成和解,约定半年内还清,案件顺利执结。
■以案释法
执行法官表示,执行联动机制是法院与公安机关、银行、媒体、电信、基层组织等单位有效联动,调动社会各界力量,联手打击规避、抗拒执行的被执行人,合力解决“执行难”问题。在本案中,执行干警将需要布控的被执行人信息提交给公安机关,借助公安110指挥中心的信息平台,采取对被执行人或者被执行人车辆进行临时控制措施,在被执行人使用身份证住宿登记、到银行存取款、进网吧、购买飞机票、坐火车时或者被执行人车辆进入公安布控的街道上时,110信息平台就会报警,公安民警及时将临控进度告知法院执行干警,为打击拒执保驾护航。在“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攻坚之年,法院也将继续加大与公安等各执法机关相互协作,充分运用执行联动机制,穷尽一切法律手段和措施,严厉打击拒执行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法官奉劝被执行人,一定要打消侥幸心理,与其挖空心思百般逃避,担惊受怕,承担高昂的违法成本,不如积极面对,主动履行法律义务。欠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债务,诚信破产,守住底线是法律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